导航卫星有效载荷技术及发展趋势
- 摘要:
- 介绍了国内外导航卫星系统有效载荷技术发展状况,重点介绍美国全球导航定位(GPS)卫星系统和欧洲Galileo导航卫星的星上有效载荷技术,分析讨论了未来导航卫星有效载荷自主生存、星间链路、抗干扰等新技术以及有效载荷技术的发展趋势。
相似文献/References:
[1]郭文瑾,叶自煜,朱忠奎,等.深空探测真空/机电热类有效载荷浅析[J].空间电子技术,2013,(1):33.[doi:10.3969/j.issn.1674-7135.2013.01.007]
GUO Wen-jin,YE Zi-yu,ZHU Zhong-kui,et al.A Brief Analysis on the Payloads of Vacuum/Mechanical, Electronic, Thermal Class Used in the Deep Space Exploration[J].Space Electronic technology,2013,(3):33.[doi:10.3969/j.issn.1674-7135.2013.01.007]
[2]李雄飞,陶孝锋,孙学敏,等.低轨移动通信星座有效载荷工程化关键技术[J].空间电子技术,2014,(2):50.
Li-Xiongfei,Tao-Xiaofeng,Sun-Xuemin,et al.Key Engineering Techniques of a LEO Mobile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System’s Payload[J].Space Electronic technology,2014,(3):50.
[3]吴春邦,杨文丽,刘波.导航卫星天线相位中心及时延测试[J].空间电子技术,2009,(1):92.
[4]吴春邦,杨文丽,刘波.导航卫星天线收发系统耦合分析与仿真[J].空间电子技术,2009,(2):82.
[5]马伊民.在紧缩场进行卫星有效载荷测试[J].空间电子技术,2003,(3):59.
[6]胡行毅.空间科学与应用卫星有效载荷系统的远程电测研究[J].空间电子技术,2004,(4):51.
[7]周林.国际空间站哥伦布舱信息系统研究[J].空间电子技术,2006,(2):1.
[8]窦长江,白英广.导航卫星有效自适应滤波研究[J].空间电子技术,2007,(1):19.
[9]杨文丽,敬红勇,吴春邦,等.一种低副瓣的卫星导航信号上行天线[J].空间电子技术,2015,(6):84.
[10]杨文丽,敬红勇,毕少筠,等.导航天线相位中心与卫星质心的偏差对伪距误差的影响分析[J].空间电子技术,2016,(1):59.
备注/Memo
周宇昌 1963年生,1983年毕业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,工程师。目前主要从事科技信息研究工作。 李孝强 1977年生,200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,助理工程师。目前主要从事科技领信息研究工作。 曹桂兴 1962年生,1989年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工学硕士,研究员。目前主要从事卫星导航技术研究工作。